来源:商都网汽车频道 时间: 2014-11-23 10:27:36 编辑:郝洛丹
导读:随着中国城镇化急速向前推进,各地城市人口快速增加,交通出行压力突增。“堵车”、“打车难”已经成为城市交通顽疾。然而,往日出租车的垄断局面正在发生悄然转变。
随着中国城镇化急速向前推进,各地城市人口快速增加,交通出行压力突增。“堵车”、“打车难”已经成为城市交通顽疾。然而,往日出租车的垄断局面正在发生悄然转变。
在互联网大潮冲击之下,“一号专车”、“滴滴专车”……中国部分城市终于迎来“移动出行”时代,“专车”成为了庞大出租车队伍的有益补充。从7月底推出“专车”服务后,舒适、安全、便捷的“专车”迅速聚集了大量“专车粉”。
当“专车”在市场上快速“走红”的同时,却遭到部分地方政府交通部门“冷遇”——对“专车”进行叫停,北京、沈阳、厦门等地方先后采取“紧急刹车”。
被叫停的“专车”,也引发舆论的关注和争议。
专车之辩一
政策:红灯叫停还是绿灯放行?
“非法运营”成为各地政府对“专车”叫停的理由之一,让刚刚驶入发展快车道的“专车”突然减速。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指出,目前我国的出租车行业管理仍具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管牌照。每个城市出 租车的运营牌照由政府控制总数量的发放,普通私车不能申请,市场准入缺乏自由;第二,管价格。出租车的计费标准也由管理部门统一划定,不能根据市场供需自 发调节。“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出租车行业,市场对于资源配置是完全不起作用的,仍具有计划配置资源的特色。”
然而,特许经营式的相关政策正在逐步松动。
9月30日,交通运输部出台《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 出租汽车发展规划,发展多样性、差异性的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这个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给以“专车”为代表的约租车带来新的生存空间。
交通运输部力推“约租车”,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5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一脉相承。会议指出,要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 场化定价,有利于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合理的价格信号促进市场竞争,破除垄断,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以结构性改革的成效推动转方式、惠民生。
显然,滞后的政策下,“非法运营”成为“专车”发展的“紧箍咒”。业内专家指出,“专车”这一模式,让私家车在企业规范化管理下,加入汽车租赁市场竞争,成为一种打破垄断的制度创新。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清晰化,相信未来“专车”将会一路绿灯,面临着发展的时代大机遇。
专车之辩二
困局:“黑车”还是约租车?
在各类“专车”未诞生之前,有偿营运的私家车被冠以“黑车”称号,“专车”出现后,被认为是“黑车”不足为怪。但是随着更多人对“专车”认识加深,发现“黑车”与“专车”有天壤之别。
目前我国不允许汽车租赁企业提供“代驾”业务,乘客要享受租车带人的商务约车服务,得分别找两家公司。例如神舟、一嗨租车公司只能提供车辆, “代驾“服务还要找劳务公司。“这使得商务约车服务极不人性化,很难满足消费者便捷出行的需求”,一位曾供职于北京某汽车租赁公司的人士向记者抱怨。
面对日益加剧的打车难题,“移动出行”走上前台。“一号专车”“滴滴专车”的业务,剑之所指也是商务租车。它们成为商务租车服务的信息调度平 台,由汽车租赁企业提供车辆,劳务公司提供司机,一旦平台有乘客约车,后台迅速匹配,为乘客提供服务。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不仅整合了车辆和司机两要素,而 且通过大数据系统,实现对运力的有效调度,从而匹配消费者更高级的个性化需求,显然,“专车”更符合政策鼓励的约租车。
与宰客的“黑车”不同,以“专车”为代表的约租车这一新生事物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打破了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傅蔚冈指出,长期以来“黑车”问题在市场上一直难以被彻底杜绝,很大的原因是由于“黑车”信息不透明,难以统计。
以“专车”为代表的约租车,将彻底改变根除黑车带给人们的阴影。
专车之辩三
监管:法律空白还是模式创新?
“对于私家车而言,汽车租赁就是一个特定行业,它们不具有市场准入资格,无法从事租赁经营。但通过挂靠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私家车参与商务租车 就变成了租车与代驾,从单个环节来看没有违规之处”。业内专家认为,这是商务租车领域的创新,类似新浪在美上市所创的VIE模式。“VIE模式实际上是在 一种政策、法律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所采取的一种应对和变通方式。这种方式规避了法律禁令,又实现了企业的发展需要,最关键的是给消费者以最大的保障 和权益”。
“专车”等手机打车软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消费者和司机的姓名、手机号、车牌号和乘车起终点位置等互相公开,且能够得到第三方实时监控。记者 从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方面了解到,这些打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都有相对规范的定价体系、服务管控体系、保险赔付体系。无论是打车人员还是专车司机都有相对 透明的信息备案、信用评价信息,整个打车过程被置于透明的互联网技术的“保护”下。
业内人士表示,“坦白的说,这种模式是适应市场需求而生的,同样也反映出法律监管、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政府要做的是,尽快将其纳入合理的监管体系,让它由野蛮生长变为正常发育。需求摆在那里,强行叫停无疑是历史的倒退”。
类似的观点,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也曾多次呼吁,对专车“一禁了之”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如果管理部门能够引导“专车”的发展,在专车的准入门槛、车辆保险、服务规范、运营价格等方面进行规范,从长远来看是好事。
由此可见,“专车”并不是打“擦边球”,而是依靠模式和制度创新完善出行方式,给人们多样化、差异性的服务。
傅蔚冈认为,“对于出租车行业而言,不能只看到垄断经营带来的眼前利益,而应把目光放长远,如果能够放宽市场准入,鼓励通过市场调节价格和供需方式,或能创造出更大、更多元的市场需求,带动行业更好的发展”。
加入商都车网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2022/10/10 10:17:07
2018/4/17 10:14:41
2017/11/7 15:50:03
2017/11/7 15:49:08
2017/11/7 15:48:11
2017/2/6 12:21:09
2017/2/6 12:16:20
2017/2/6 1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