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企业会员登录企业会员注册公共服务关于商都车网网站地图

网上4S店

车型大全

购车计算
您现在的位置:商都车网 > 行业新闻 > 第三汽车世纪 转移将或主要在于规模化

第三汽车世纪 转移将或主要在于规模化

来源:酷车中国  时间: 2010-12-17 08:58:09  编辑:凯特

导读:世界汽车的第三次转移主要在于规模化,这不同于前两次基于技术的转变。那么,对于上海通用年销量突破百万,是一个结果,还是一个开始?

       丁磊很平静。

  这件让底特律兴奋不已的事情,在他看来只是一个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与其去品味这个数字,不如放下它,重新开始。”丁磊说。不过,对于中国汽车而言,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它本身就是开始。

  2010年12月15日,丁磊与其所掌舵的上海通用汽车攀上了中国汽车里程碑的高度。截止到这一天,上海通用汽车的年销量达到了100万辆。这是中国第一个年产销跃上百万辆级的乘用车制造商。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威力,以这样的姿态降临中国。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的产销将达到1760万辆,这要超过美国汽车在2000年创造的1740万辆的峰值水平,中国毫无争议的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在中国汽车经过逾30年的改革与发展之后,它终于正式跃上历史舞台。而以上海通用为代表的整车制造商正式开启了汽车的中国世纪。

  现在,汽车世界转向新能源,中国被看作是主导性力量之一。对新能源汽车的角逐,将是中国诸整车制造商引领未来的关键。

  标本100万

  作为上海通用汽车的总经理,丁磊无暇沉湎于100万辆的喜悦之中。其实,跨过数字这道槛,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明天我们会从零出发。”丁磊淡定地说。接下来的问题是,在中国汽车规模化生产进入新的阶段后,它应该如何在做大与做强之间寻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这不仅是上海通用汽车需要回答的问题,它同样需要中国汽车给出答案。在中国汽车被允许合资发展后,它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甚至对整个市场的潜力有多大,业界的质疑也颇多。在近30年中,部分跨国汽车制造商满怀激情的进入中国,然后又被迫离开了。在成败得失之间,中国汽车的潜力也在进一步释放。

  从1998年12月第一辆汽车下线,到年销量突破100万辆,上海通用汽车用了12年的时间,这不仅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汽车乘用车企业的年销量最高纪录,也是成长速度最快的纪录。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汽车从与国际市场接轨,到成为世界市场显性力量的过程。

  统计显示,截止到12月15日,上海通用的别克品牌销量接近54万辆,同比增长28%;雪佛兰品牌已经突破45万辆,同比增长80%;凯迪拉克品牌销量达到1.6万辆,同比增长154%。与2009年同期相比,上海通用的增长率超过50%,远高于乘用车市场平均36%的增速。预计2011年,中国汽车仍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它将继续是世界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包括欧盟与美国以及日本的汽车制造商组织都认为,衡量一家汽车制造商的实力,只需看看它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就可以知道。无论是从研发投入、产品推出速度以及对质量的要求,中国汽车都为世界建立了新的标准。

  研究世界汽车发展的非营利组织的WCRC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与其开放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销量的增速折射出这个市场所应具有的统治力。在这个意义上,上海通用汽车的100万辆浓缩了中国汽车的规模化道路。

  遵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规律,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汽车经历了从欧洲到美国的第一次转移,由美国到日本的第二次转移,现在汽车世界的天平已经倾斜到中国。汽车世界第三次转移的根本在于规模化上,这是不同于前两次转变的新方式。

  从底特律到中国

  底特律曾经被看作世界汽车的风向标。

  凭借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底特律为代表的美国汽车成为世界的主宰。1950年代初期,美国四家主要的整车制造商销售了超过700万辆汽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时任通用汽车总裁的查理·威尔逊在参议院的一次听证会上回答问题时说:“多年来我一向认为,凡是对美国有利的对通用也有利,反之亦然。”后来这句话被修订为“凡是对通用汽车有利的,对美国也有利。”底特律在华盛顿有了别样的力量。

  1965年,美国汽车的总销量历史性的达到1048.56万辆。底特律的三大汽车制造商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到1972年时,美国乘用车的销售首次超过千万,达到1036.87万辆。此后,以本田和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在美国渐入佳境,他们快速的抢占市场。日本和美国之间的汽车贸易战由此开始,一直持续到1992年左右。而这时的中国汽车尚在寻找道路。

  虽然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一直在缩减,但这并没有阻碍美国继续扮演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角色。2000年,美国汽车的销量达到1740.25万辆。2001年,这一数字为1717.78万辆。这是美国汽车发展百年的顶峰。

  所不同的是,自1970年代开始,日本汽车成为底特律的主宰。MIT国际汽车研究项目认为,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凭借精益生产方式打败了底特律。《改变世界的机器》的出版,把精益推向了整个世界。这一概念的提出者约翰·克拉夫奇克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时至今日,他已成为现代汽车美国公司的CEO。

  就在通用与克莱斯勒被金融海啸击倒后,中国汽车成为世界性的角色。2009年,中国乘用车的销量首次达到1084万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成为中国汽车的下一个目标。预计,2010年中国乘用车的销量将超过1050万辆。到2012年会达到1390万辆。如果把商用车计算在内,中国将毫无争议的超过美国和欧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约翰·克拉夫奇克利用精益方式帮助郑梦九打造其汽车帝国。2010年12月12日,现代汽车在美国的总销量突破50万辆,这是其进入美国24年来的最高销量。而上海通用100万辆的销量只用了其一半的时间。

  严重的金融危机导致汽车世界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汽车规模化生产的力量使得它成为新格局的重塑者。规模化正成为中国汽车的代名词。更为重要的是,对新能源汽车的渴求,已成为全球共识,而中国汽车已在这方面占领了先机。

  被新能源改变的机器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的教授C.K。普拉哈拉德认为,现在明智的公司都把可持续发展视为创新的新领域,并在产品、技术、流程以及供应链上探寻绿色的思维方式。本质上,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汽车世界需要作出正确的应对。

  在美国,奥巴马政府计划到2015年推出100万辆充电式电动车。随后,美国各州都投入巨资迎接电动车的到来。2010年7月10日,美国电气传动运输协会主席布莱恩·怀恩致信总统奥巴马说:“美国政府接下来采取的措施——在必要的时候协调联邦、地方和个人的不断努力,非常重要和紧迫。”他建议成立国家电燃料工作小组,为公共和私营部门的信息交流提供必要的平台,并协调应对大规模使用充电式电动汽车和必要的基础设施所面临的挑战。

  作为美国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把雪佛兰VOLT作为其新能源汽车的起点。2010年12月14日,雪佛兰VOLT开始在美国正式销售。

  在探寻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把电动车作为主攻方向。2010年12月11日,日产在美国向消费者交付了第一辆Leaf。接下来,它有2万辆订单需要完成。

  在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已经基本完成,电动汽车成为未来主要的选择。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深圳等都出台了电动车的消费补贴政策。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划,在十二五期间,电动汽车会步入快速发展期。

  事实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之战已经打响。

  日产已基本锁定在广州生产Leaf。2011年为进口研发阶段,2013年实现正式国产阶段,2015年为深度国产化阶段,同时实现产销5万辆目标。

  丁磊则说2010年是上海通用的跨越之年,这种跨越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企业的战略上。而通过新能源技术让上海通用升级正是上海通用发展的重要策略。

  按照计划,2010年上海通用会推出新赛欧BEV纯电动轿车概念车。2011年,将批量上市两款重量级新能源车型,其中一款是国产别克新君越Hybrid中混轿车,另一款车是进口上市的雪佛兰Volt电动轿车。2013年至2015年期间,实现电动车的量产化。

  于中国汽车而言,在规模化生产的平台上,利用新能源技术提升竞争力,是其立足世界汽车市场的基点。而唯此双重跨越,中国方能由汽车生产大国变身为汽车生产强国。

  所以,这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开始。

加入商都车网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推荐新闻
更多热门专题
关于商都车网版权声明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诚聘英才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