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企业会员登录企业会员注册公共服务关于商都车网网站地图

网上4S店

车型大全

购车计算
您现在的位置:商都车网 > 行业新闻 > 中国汽车行业五大关键词:在整合中前行

中国汽车行业五大关键词:在整合中前行

来源:酷车中国  时间: 2010-12-14 09:00:21  编辑:凯特

导读: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已成为不少汽车企业的救命稻草。全球主流汽车企业在今年动作频繁,召回、人事调整、合资合作、扩张产能、自主研发成为各大车企的关键词。而针对节能车型的补贴政策也于年中出台,成为今年全年汽车行业的大事,这无疑极大力度地加速了产业格局整合的进程。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已成为不少汽车企业的救命稻草。全球主流汽车企业在今年动作频繁,召回、人事调整、合资合作、扩张产能、自主研发成为各大车企的关键词。而针对节能车型的补贴政策也于年中出台,成为今年全年汽车行业的大事,这无疑极大力度地加速了产业格局整合的进程。

汽车召回:日系品牌之殇

关键词:召回

       丰田召回、雷克萨斯召回、宝马召回、奔驰召回、东风日产召回……自年初丰田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召回行动以来,在已过去的11个月内,汽车厂商如同遭受传染一般,各种召回公告连续不断。

       编辑登录中国汽车召回网发现,今年前11个月,发生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汽车召回共93次,而去年全年,汽车召回总共只有57次,难怪业内将今年称为了“汽车召回年”。

       从1月21日丰田开始在全球大范围召回之后,质检总局2010年第一号风险警示落在丰田头上。经丰田中国确认,天津一汽丰田生产的RAV4油门踏板存在缺陷将实施召回。

       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召回仅仅是开始,其他企业的召回随后接连登场。频繁的召回几乎涉及了所有在华销售的品牌,既有戴姆勒、沃尔沃、通用、标致雪铁龙、马自达、斯巴鲁等跨国汽车公司,也有神龙、上海通用、一汽丰田、长安铃木等中外合资企业,还有长城汽车、东南汽车等自主品牌企业,包括奔驰、宝马、宾利等豪华品牌也未能幸免。

       然而,在中国召回的品牌中,受伤最深的当属日系品牌。受召回事件影响,丰田汽车的品质引发消费者质疑,随之而来的是销量下滑。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丰田汽车早已跌出中国轿车品牌销量排名的前十位。

       尽管从销售数据看,日系品牌较去年依然保持了增长势头,但相比德系、美系品牌,其增速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且这勉为其难的销量增长,也是各大日系品牌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才取得的。可以说,日系车企是今年中国市场上最失意的一个群体。

       点评:从2004年的10次,到2008年的47次,再到2009年的57次召回,伴随汽车驶入家庭的提速,汽车召回的次数也逐年递增。汽车召回在中国车市正呈现激增态势,谁对品质忽略都会逐渐退出主导的位置。

高层变动:频繁调整引发车企变化

关键词:频繁

       虽然汽车企业中的高层变动每年都有,但在中国市场火爆的前提下,任何企业的高层人事调整,在今年都显得格外扎眼。

       10月21日,原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马德骥兼任麒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原麒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

       10月27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正式任命徐留平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标志着徐留平全面掌控了中国长安。

       10月28日,郑洁被正式任命为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负责克莱斯勒在内地的所有销售和市场工作,并将直接汇报给克莱斯勒集团有限公司亚太业务副总裁柯安哲。而就在两个月前,克莱斯勒方面才刚刚宣布将任命詹睿德(Gerald Jenkins)担任这一职务。

       11月1日,付强正式卸任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部执行副总监一职,原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集团售后服务部总监朴春旭接任。

       今年12月初,于去年5月刚刚上任的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樽本浩司离任,继任者为来自日本的铃木汽车第一经营部副部长山本克朗。

       东风集团股份上周也发布公告称,同意刘章民因年龄原因辞去公司总裁职务,委任朱福寿担任公司新任总裁。

       除上述车企外,如华晨、一汽大众、广汽丰田等主流企业也都在今年做出了相应的高层人事调整。

       点评:高层人事调整往往都能影射出一个企业在战略布局上的调整,但无疑这些高管人员的变动都对其所在的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过,作为汽车行业的另一面,车企高层的频繁调整也正好与中国整个汽车行业高度发展相契合,深度反映出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

合资潮涌:扩大规模新引擎

关键词:合资

       中国汽车产业走上合资道路已有20载,这期间国内成立的合资车企不下40家,声势可谓浩大。本以为合资企业已经接近饱和时,国内汽车集团又开始纷纷寻觅合资对象,成为扩大规模的新引擎。

       5月27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戴姆勒股份公司正式签署合同,在中国成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双方各占一半股权。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6亿元。这也拉开了自主品牌与跨国车企合资的序幕。

       7月9日,长安汽车集团与PSA在巴黎签署合资合同及相关协议,将在深圳建立50:50合资企业,初期投资额84亿元。

       在国内“四大”集团中排名第三的东风汽车公司同样不甘寂寞,9月2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徐平和台湾裕隆集团董事长严凯泰代表合资双方正式签署合资合同,东风裕隆合资公司预计将在年底正式成立。

       11月5日,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正式在长沙签署了合资意向备忘录。从消息外泄到最终签约,短短的10天时间,堪称闪电战。广汽与三菱携手,标志着广汽在做大规模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点评:对于“四大”、“四小”集团而言,挤进200万辆产销规模成为其独立生存的一个硬指标。而在数家汽车集团中,上汽已经达到了这个规模,其余的汽车企业在未来几年之内达到200万辆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建立合资企业将对最终的排名产生影响。

产能扩张:车市容量将翻番

关键词:产能

       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今年的汽车销量估计可达1800万辆,仍将保持世界第一。自去年汽车销量猛增46%以后,今年汽车销量将增长至30%。为满足上升的需求,汽车厂商从去年就开始宣布增加生产能力的计划。

       今年在中国加快设立了第十家工厂的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在“南方战略”下,一汽-大众落户南海狮山项目在6月9日举行了正式签约仪式,这意味着大众 “南方战略”的实质性起步。按照这个战略,至2018年,大众汽车将投资40亿欧元在中国南方市场(主要针对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南方6省及自治区)的年销量将从目前的15万辆提升至50万辆,占有率从2008年的12%提升至大众品牌在全国的平均水平。

       面对大众汽车咄咄逼人的态势,竞争对手也不敢小觑。标致雪铁龙将把它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企业的生产能力从45万辆提高到75万辆。北京现代也在11月28日正式启动了第三工厂的建设。日产、丰田等跨国车企也纷纷制定了产能扩张计划。

       不仅合资企业如此,国内汽车集团的产能规划也已出炉。长安集团在今年6月与北京市房山区签订了生产协议,拟建立50万产能的新基地。北汽集团同样通过收购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

       点评:有预测表明,2015年,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将在2500万-3000万辆左右,约比现在翻一番。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轮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0%,产能的竞争也将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布局。

自有品牌:合资企业的新亮点

关键词:自主

       今年以来,合资企业纷纷发布自有品牌,向自主品牌发起冲击。据了解,自广汽本田首先推出“理念”之后,合资品牌加入自主阵营的步伐开始加快,打破了之前传统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的界限,显然合资品牌已希望生产“自我品牌”,在自主品牌上寻得新的商机。

       广汽本田的第一款量产自主品牌车型“理念”即将在年底前的广州车展上发布,而东风日产在9月8日第200万辆汽车下线庆典之际发布启辰品牌,正式宣告进军自主品牌市场。它打出的旗号便是“合资的品质、自主的价格”。这或许可以看做是其他合资自主品牌都看好的一条路。

       11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的自主品牌宝骏的首款轿车630即将下线,它又将人们对于“合资造自主”这个话题的讨论引向高潮。

       有消息称,一汽丰田、长安福特、北京现代、神龙公司等合资企业也正在规划自有品牌的计划。

       点评:虽然在推出合资自主品牌之后,合资企业与国内传统自主品牌的短兵相接将更加激烈。但更多的合资自主品牌推出之后,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势必进一步提高,从而引起行业格局和产销数据的改变。

加入商都车网购车团,享最大团购优惠!

网友评论
更多热点车型
更多试车视频
推荐新闻
更多热门专题
关于商都车网版权声明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诚聘英才网站地图